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布僮、布侬、布僚、布土、布偏、布越、布雅伊、布傣等。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以来被包括于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俍、土等泛称中。南宋始称“撞”(僮),明清与俍、土、侬、沙并称。以后,“僮”渐成为统一的族称。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改“僮”为“壮”。人口15555820人(1990年)。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通用汉文。南宋时已出现一种用汉字构成的“土俗字”,未普遍通行。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地区间社会发展不平衡。唐时西部地区多为岭南道邕、桂两管所辖羁縻州县,宋元建立土官制度,明清逐步实行改土归流,直至民国初年,土官制度全面崩溃。近代以来,生产水平始与东部渐相接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现皆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有花山崖壁画、铜鼓、干栏建筑等古代文化。著名手工艺品有壮锦。民间文学丰富多采,有传统的歌舞和壮戏。富于革命传统,唐宋以来历次掀起反抗中央王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明代抵御东南沿海倭寇,清末太平天国革命、中法战争,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与解放战争,均有壮族参加并作出贡献。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都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