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精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丛书|中医|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正史|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印谱|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八法

输入关键字:

八法

①吏部处分制度。明代定制,京察、大计等通天下内外官考察标准,共有八条: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凡具有其中一条者,即予以降、调、撤职和处分。清康熙十一年(1672),诏令以八法填注考语。后改为六法之制,八法之称遂不用。②中医名词。指八种治疗方法,见于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即发汗(汗)法、涌吐(吐)法、攻下(下)法、和解(和)法、温里(温)法、清热(清)法、消导或消散(消)法、补益(补)法。这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八纲辨证,概括对多种病证的治疗而制订出的基本法则。一般是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在上属实用吐法;在里、在中属实用下法;病邪半表半里,气机不调用和法;病的性质属寒用温法;病的性质属热用清法;积聚、积滞属实用消法;正气虚弱,机能不足的虚证用补法。早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即有八法内容,后世各种治法,基本由八法演变而来。


【检索八法 ==>】 古籍全文检索:八法     全站站内检索:八法

和多和沁
和安大夫
和安雅人
和林行省
和事天子
和图利档
和籴大使
和剂局方
和南军司
和硕贝勒
和硕公主
和硕亲王
和鲁火孙
和解室韦
和解热素
和蕃公主
和林金石录
和林格尔厅
和尚功德司
和尚原之战
和通泊之战
和鄂尔勒克
和什库珠克岭
和通淖尔之战
和尔朔齐哈萨尔
委兀
委吏
委质
委兀儿
委粟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鲁ICP备19049252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