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精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丛书|中医|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正史|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印谱|地图|会员中心
一称“思想电影”。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创作主张和艺术倾向。1948年,法国评论家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 1923—)发表《电影摄影机——笔》,主张“把思想直接写在胶片上”。1960年起,苏联《文学报》连续发表文章,认为“我们正在进入‘思考电影’的时代”,主张在影片中大量使用内心独白和画外音,表现人物的思维活动和思想冲突。苏联影片《列宁在波兰》、《列宁在巴黎》、《一年中的九天》等,被认为从哲学高度表现了人物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是“哲理电影”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