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趨
|
拼音:qū |
四角码:47802 |
部首:走 |
总笔画:17 |
部首外:10 |
98五笔:fhqt |
86五笔:fhqt |
郑码:borz |
统一码:8DA8 |
仓颉:gopuu |
笔顺:12121343552335523 |
|
异体字:趋 趍 趣 跢 𧻬 𧻫 𧼜 𨃘
「趨」基本解释
● 趨 qū ㄑㄩˉ
1. 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2. 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如:“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3. 依附。如:“趨炎附勢”。《荀子·議兵》:“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
4. 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
5. 走向、歸向。如:“志趨”。《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
● 趨 cù ㄘㄨˋ
◎ 通“促”。
「趨」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3729页 |
第11字 第6卷 |
|
中华字海 |
第1347页 |
第54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3663页
|
第9卷 1146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071页
|
字 源 |
第102页 |
|
中华大字典 |
第2260页 |
第23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916页 |
第20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219页 |
第30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1197页 |
第38字 |
|
异体字 |
趋𧻫𧻬𧼜     详情 |
说文解字注 |
第251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58页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68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57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88页 |
|
文字版 |
说文系传 |
第119页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180页 |
|
|
说文通训定声 |
第1459页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545页 |
下翻1到3页 |
|
字形演变 |
  详情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215页 |
|
|
下载《
汉字宝典》离线查询,支持部件查字和反查,反查就是根据解释查字。完美显示所有汉字,无乱码。
浏览器滚动条滚动到底,即可显示剩下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