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精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丛书|中医|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正史|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印谱|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温脾汤

输入关键字: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12克 人参 甘草 干姜各6克 附子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先煎后四味,临熟将大黄加入,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相配,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 桂心各9克 附子 干姜 人参各3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痢疾经久不愈,脾肾阳虚,积滞未净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干姜45克 当归 黄柏 地榆各60克 阿胶(麸炒焦)茴香(炒)石榴皮 黄连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久痢阴虚,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下痢赤白相杂,腹中疠痛,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会约医镜》卷九: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淮山药(炒)5.4克 白茯苓3.6克 白术(制)3克 薏苡仁(炒,研)6克 芡实(炒,研)6克 扁豆(炒,研)6克 桔梗2.4克 元砂仁(去皮,炒,研)1.5克 甘草(炙)2.4克 神曲(炒)1.2克 白莲肉(炒,研)6克 秫米(炒,研)3克 红枣(去核)2枚

功能主治治脾虚失血。

用法用量水煎,中午时加白糖,开水调服。此方与滋阴汤每日同用,滋阴汤早、晚服,此方中午时服。

若气满者,加陈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苏子(炒,研)1.5克,或用广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干姜(炒黄)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

摘录《会约医镜》卷九

温病条辨》卷三: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草果6克 桂枝9克 生姜15克 茯苓15克 蜀漆9克(炒)厚朴9克

功能主治温脾截疟。治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检索温脾汤 ==>】 古籍全文检索:温脾汤     全站站内检索:温脾汤
锡麟宝训
锤骨
锦带
锦纹大黄
锦囊治疗方论
锨板子骨
锭剂
鎯头草
锯草
锯痕症
矮瓜
矮松
矮桐
雉鸡尾
雉鸡蛋
辞海·医药卫生分册
稚阳
稚阴
稚阳稚阴
稠痰
颓土脉
愁气
简易本草
简易医诀
简明医彀
简明中医学
简明眼科学
简易备验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鲁ICP备19049252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