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精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丛书|中医|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正史|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印谱|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集部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卷二 周文

卷二 周文

  吕相绝秦成公十叁年左传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於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秦围郑。秦大夫不诣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不为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肴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君有二心於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叁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叁公,楚叁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就寡人。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耙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左传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肴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惕?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於会,亦无瞢焉!”赋青蝇而退。

  宣子辞焉。使即事於会,成恺悌也。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左传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於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左传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叁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左传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蓼莪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之罄矣,维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上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乌鸟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昔者瓠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後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迸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

《古文观止》 相关内容:

前一:卷一 周文
后一:卷叁 周文

查看目录 >> 《古文观止》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鲁ICP备19049252号-39